Page 159 - 玉屏油茶纪事
P. 159
研发巡礼
选、油茶扦插幼苗栽培试验,以及油茶的物理育种、油茶基因研究(染
色体核型分析)、油茶物种资源收集和建立油茶物种园、油茶採穗圃等
许多工作相继铺开,这个态势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此后
的若干年,全国油茶无性繁殖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育苗
生产之中。
印象深刻、受益匪浅的是参加文化、专业基础知识的“补习”。1975
年 3 月末,站里发给科研小组每人 3 本书,初中数学、物理和化学,由
刘洪健亲自负责授课。第一节课是数学,他从有理数讲起,什么是数
轴和怎么读数,如个十百千、万十百千、亿十百千,又讲组合排列,最后
着重讲了田间设计和田间试验的测算。第二课讲的是物理,重点讲了
放射性元素对植物种子的影响,如 γ 射线、α 射线等等。第三课讲的
是无机化学,他先从元素周期表讲起,然后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表中
第一、二、三、四的元素周期,再讲了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子式等等。
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科研小组绝大多数同志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有很
大提升。
基础辅导完后就开始教授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辅导是围
绕油茶来开展的,我对那堂课记忆特别深。首先讲的是油茶生物学特
性和生态学特性。油茶属小乔木、异花授粉、自花基本不孕,是喜光性
树种、抱籽怀胎、盛产期长达 80 至 120 年以上,以及油茶生长对土壤
条件的要求和我们玉屏黄土壤的特性,其中包括黄壤土中氮、磷、钾的
含量成分及酸碱含量;其次是植物分类。先从植物门、纲、目、科、属、种
讲起,同时着重讲了山茶科植物,其中油茶的种、属、类、红花油茶、白
花油茶和金花油茶等及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他的讲课过程中,使
我们知道玉屏油茶为白花油茶中的寒露籽。再次是油茶的繁殖方法。
繁殖是生命种群的延续,而植物的繁殖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的,另一种
是无性的,也就是说不通过性细胞,只要是体细胞就可以繁殖成熟独
立植株。无性繁殖的特点是:生长快、开花结实早和能保持母本优良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