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玉屏油茶纪事
P. 192

往事印迹


               不但轻巧而且嗡嗡叫,孩子们最爱。

                    1977 年,二弟也结婚了,年底增添了侄儿,我的家庭人口增到 11
               人。曾祖父留下来的3 幢老木房,到了父辈那里只分得两间半,大概 80
               多平方米,除却伙房,人均住房不足 6 平方米。也是这年,我与两个弟

               弟又进行一次分家,我的面上有5 人。
                    1980 年上半年,中央来了政策,将收归集体 20 多年的土地又重

               新按人口分给家庭承包。我听到这个消息,特别喜出望外,当年,我们
               上队就分成四个小组,由四个家庭承头,邀约 50 人对田土进行了划分

               承包:李复广负责一组,我负责二组,李复升负责三组,李复平负责四
               组。那年,我们草坪上队有人口 220 多人,下队有人口 180 多人,但两

               队的面积相差不大,所以,下队的人均面积比我们上队宽。我们二组
               的田土是我主持分的,共有 11 户 49 人。
                    1981 年,我们采取同样的办法,把茶山、山林也分了。我家 5 口人

               分得茶山是:桐木          塆 1 幅,产子塆两边榜上各 1 幅,腊树塆 1 幅,约有
               茶林 11 亩,可捡茶子 20 多担。我家产子                  塆田角处有一棵老茶树,以前

               捡茶子最少的年份都是 80 来斤,茶子结得茂盛的年份,可捡茶子 130
               多斤,后来这棵茶树被李海洋砍了。1984 年,县人民政府对我们的田
               土、山林进行了确认,承包期限为 15 年。1998 年又进行了延包。现在,

               我们这 11 户人家承包的田块、土块、山林都在一起,边界都是互相挨
               着的,有时去清查边界,除了田块、土块还分得清外,山林几乎都无法

               厘清了。
                    破坏茶树的岁月不堪回首,恍如隔世。让我特别痛心疾首的是,由

               于缺乏有效监督和管理,刚下户不久,社员们就开始互相偷伐,后来发
               展到使劲砍自家的地步,几千亩茶山不到 3 年时间,就被大伙砍得精

               光。砍光茶树后,大家还把树蔸也挖了,让 100 多年的茶山变成了荒
               山、秃山。从此,我们草坪的后头坡、羊子坡、桐木                           塆、烂泥干、奔坡、团
               坡、庙上坡、芭蕉垅、泥沽垅、大茶叶林、产子                        塆、乌龟凸、腊树         塆、葫芦



               180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