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玉屏油茶纪事
P. 260

往事印迹


               茶子,以此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当时于我而言,觉得捡罢茶子既辛苦又好玩。开捡的那天早晨起
               床后,简单地吃完早饭,背上笆篓,拿起镰刀,与家人一起前往油茶山
               上,在一棵棵油茶树上、树下耐心地仔细搜寻,每捡到一颗茶子,心头

               都会涌起一丝收获的快乐。捡罢茶子正是秋高气爽时节,天气不冷不
               热,连绵起伏的油茶山上,左邻右舍集体出动,到处是人影,有的边捡

               边唱山歌,有的互相大声开着玩笑,有的彼此嘘寒问暖,一天中油茶林
               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捡罢茶子时,山上同时也在生长野生菌,运气

               好的不仅可以捡得许多茶子,还外带不少散发着清新香气的新鲜野
               菌子,为本来极其简朴的农家晚餐增添一道美味佳肴,全家老老少少

               都会吃得皆大欢喜。因为,这在当天是一个很不错的收获。
                    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开始分山到户,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生产经
               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释放。穷怕了、饿怕了的农民,害

               怕再次饿肚子,千方百计提高各种农副产品的产量,家庭生产投入主
               要放在见效快、产量高的农产品上,食用油生产也不例外。油茶因当

               时的产量和食用口感都不及菜籽油,价格又差距不大,大家都去忙着
               种植杂交油菜,慢慢地忽视油茶林的经营管理了。
                    到 20 世纪末,我们店上分到各家各户的油茶林、油茶树,逐渐沦

               为柴火被砍伐殆尽,到处都有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的现象。现今,只
               有沙榜上还剩下杨方炳、杨方刚等几家的 10 多亩老油茶林没有被砍

               伐,成为我们店上组油茶历史轨迹的最后见证。



                                                  (作者系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248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