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萤舞天台:天台山的萤火虫
P. 24

天台山的萤火虫
                                                             发光蟑螂 Luminous cockroach












                   发光蕈蚊 Luminous fungus gnat
                      (上述图均摘自网络)



                 第三类情况是:发光原理和长相均与萤火虫明显不同,但有时候也被误认

            为是萤火虫。如新西兰“萤火虫洞”中的“萤火虫”和南美洲发现的荧光蟑螂。


                      拓     展     延     伸
                      :

                      新西兰“萤火虫洞”中的“萤火虫”其实并不是萤火虫,而是
                 双翅目蕈(xùn)蚊科蕈蚊属昆虫,它的幼虫在洞穴顶端分泌粘液,


                 做出中空透明的粘液管道,而且不止一条,像珊瑚一样由一个出发点
                 向下散开,成一簇簇的垂吊线体,幼虫便在每一丛的发出点趴着伏击

                 等待,并持续的放出淡蓝色的光,很多洞穴昆虫就被吸引过来,在接

                 触到粘液的一瞬间,身体被粘液黏住而无法动弹,蕈蚊幼虫则不紧不

                 慢地顺着振动的方向,通过粘液中间中空部分来到猎物身边,并享用

                 这一场盛宴。

                      南美洲发现的荧光蟑螂,前胸背板上有一块黑斑,上有骷髅眼

                 睛一样的图案,当用荧光灯照射时,“骷髅眼睛”便会发出亮黄色的

                 荧光;在这些部位的甲片上生长着可以发光的细菌,这便是荧光蟑螂

                 能够发光的原因,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发光会消失,推测在原产地此

                 种蟑螂会进食含有能制造荧光素的菌类,在人工条件下达不到。








              01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