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萤舞天台:天台山的萤火虫
P. 43
第二章
走进萤火虫世界
上门,还有的地方用萤火虫占卜农业生产;传说一种以萤火虫为引的萤火丸有
强大的护身奇效;玛雅文化中萤火虫是在夜晚叼着雪茄、尾部发光的“星神”。
萤火虫的玩法很多,其中“最会玩的”当属隋炀帝了:他命人用斛装满萤
火虫,酒酣兴浓之际,便把斛打开,放出其中的萤火虫,霎时间萤火虫争相飞
向夜空,美不胜收。到了清代,就有人捉萤火虫到市场上卖,用以做成萤火虫灯;
墨西哥妇女制作小丝袋收集萤火虫,绑在头发上或胸前,作为装饰用;松村松
年(1928 年)就记述只要 10 只山窗萤就足以供阅读了;有些渔民采集萤火虫装
在瓶内,置于渔网上方或钓竿下方,夜间的鱼类有趋光性,可以捕获较多鱼类;
早期部族战争时,将萤火虫捣碎后涂抹身体,在漆黑的荒野出现发光的人形物
体,以为是遇到鬼魅,会使敌人吓破胆;早期大陆沿海地区海盗盛行,居民以
萤火虫替代油灯,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将萤火虫收藏起来,使海盗找不到目标。
20 世纪的中国农村盛行用豆荚或鸡蛋壳或水稻秸秆或墨水瓶或药水瓶等装上萤
火虫,也甚为好玩。也可以把萤火虫放在灯泡里,或装在瓶子里组成一定的形状,
拍出的照片也美轮美奂。
在中国文学中,与萤火虫有关的诗词不胜枚举。对萤火虫的描写,最早见
于《诗经》中的“町畽鹿场,熠耀宵行”;最著名的当数唐代杜牧《秋夕》中的“轻
罗小扇扑流萤”和李白《咏萤火》中的“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
定作月边星”。
萤火虫是儿童的最爱,在以前没有电的年代,它是先民童年夏夜的玩伴,
所以多地都有大量朗朗上口的萤火虫童谣。萤火虫不仅是儿歌的绝佳题材,也
是流行音乐的宠儿,国内已发行了不少有关萤火虫的流行歌曲。有关萤火虫的
典故和成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囊萤夜读”,另外,人们还利用萤火虫发光
这个特殊行为习性创造了很多巧妙而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
萤火虫还有很多其他的名称,这些名字中的寓意几乎都与“光”有关,如晖夜、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