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萤舞天台:天台山的萤火虫
P. 70
天台山的萤火虫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Section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一、标本的获得 Collection of specimens
曹成全教授与顾俊杰副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经过连续三四年的野外考察,
对天台山景区内的萤火虫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同时,天台山萤火虫
保育员叔先连续十几年的长期调研,掌握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并制作大量的标本。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久远和保存不当,部分标本损坏较为严重,无法拍摄完整
的照片;此外,由于当时拍摄技术和设备的局限,有些照片不够清晰,致使文
中部分照片质量不佳;另外,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野外考察中,部分种仅遇到
有限的几次甚至一次,或者仅采集到有限的虫态或单个性别的标本,故有些种
类的信息和照片不完整。
二、标本的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specimens
本团队在鉴定上述标本时,主要参考了《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发光的
宝藏——萤火虫的繁育与产业》《台湾萤火虫》等图书和香港的萤火虫(http://
fireflies.hk/)、 台 湾 生 命 大 百 科(https://taieol.tw/)、 台 湾 物 种 名 录(https://
taibnet.sinica.edu.tw/)等网站,同时,查阅了大量的科研论文,还对部分种类的
萤火虫进行了 DNA 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
但由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萤火虫分类基础较弱、分子数据不充足、种内变异
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