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玉屏油茶纪事
P. 85
时代足音
运往洪江。
洪江当时是湘西、黔东地区出了名的物资集散地,那里云集了云、
鄂、赣、桂、粤等地的众多客商。张维汉购茶油之后,都是销往武汉、南
京、上海等大城市,利润十分丰厚。起初,他是请挑夫挑,然而朱家场到
贵州街两地相距 70 多里路,一个往返就要两头黑,甚是辛苦。后来,他
把从朱家场收的油挑至麻音塘,再雇小船运抵他龙溪口的商号,这就诞
生了赶场船。随着他的商号生意越来越好,又在麻音塘租赁民房作为仓
库。在他从事茶油交易过程中,我的祖辈就是这时与他有交集的。
1927 年 10 月的一天,他找到曾祖父说,想请二祖父帮他运一船
货到洪江,出价是 20 块大洋,如果可以就去麻音塘找他。在当时,20
块大洋的购买力很强,如果再找几个邻寨的船工,又是顺水而下不怎
么费力,还能从洪江帮人运物资返回,往返半个月即可,曾祖父自然
是满口答应下来。
二祖父接了这趟货后,就与张维汉有了交情。二祖父从洪江回来后,
立即到麻音塘找了张维汉安排运输一事。张维汉是那种舍得身价的财
主,为人也特别大方、和气。二祖父把船撑抵码头后,就是一餐好酒好肉
招待,还给同去的船工一些零散费用。当时运输用了不少篓篓,也有许
多木桶、罐子。当茶油被抬上船码进船舱,尽管船可载 20 吨,但因是枯
水期只装了 15 吨,满满的茶油一漾一漾的,把人的欢笑全映其中。
装好船,盖好篷,酒足饭饱后就拔锚开船。他们途经晃县、芷江、榆
树湾(今怀化)、中方,最后到达洪江。一路上,二祖父亲自领航艄公掌
舵,顺水行船要控制好节奏,不能太快,保障货物和人身安全是首要。
当船行平水时,船工们面对河岸美景,唱起悠扬的号子,悠闲自得,领
唱者唱,众船工和;船行急水滩头时,领唱者发出亮亢、短促的喊声,众
人相和,动作统一,感受人生的快意。
那时,二祖父行船有铁定的规矩,早晨天明才起锚行船,傍晚必定
抛锚歇宿,遇到下雨天必须歇息,有时中午也泊船码头,上岸购些生活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