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魏了翁传
P. 26
魏 了 翁
WEI LIAO WENG ZHUAN
六月) 即皇帝位】 之建, 延光四年 (125年) 三月安帝去世, 阎皇后临朝, 以大鸿胪阎显
为车骑将军, 立刘懿为帝 (少帝), 十月, 少帝去世。 阎显秘不发丧, 闭宫门屯兵自守,
十一月夜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拥立安帝子刘保为顺帝, 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 阎显
兄弟率兵入北宫, 发生战斗, 其弟卫尉阎景被杀, 阎显及其弟城门校尉阎耀, 执金吾阎晏
被捕下狱处死) 梁冀之夷, 至此而外戚宦寺始足以病汉。 故曰汉过乎变, 至于矫枉而失
正, 此也。
唐太宗力铲隋弊, 亭障列玉门, 号令畅南海, 辫发之长, 待唐玺纛而后立, 正 (贞)
观诏书, 四夷宝之而传世。 上封域图者有之。 献黄金鹅者有之, 后世子孙, 循守勿失, 则
唐无夷狄之患矣。 而乃轻变之奈何。 太宗府卫设兵, 循西魏以来之旧, 居重驭轻, 举天下
不能敌关中之半。 故今日之扶犁南亩, 即异时之荷戈阃外者也。 异时之云屯尘合, 即今日
之火耕水耨者也。 后世子孙循守勿失, 则唐无藩镇之患矣。 而乃轻变之奈何。 太宗以北门
营缮, 无与南衙政事, 此固可议者。 然亲近如内侍省, 而不立三品官目, 不以事任之。 守
御阁门, 扫除庭庑, 不过使之供舆台皂隶之职。 帝盖谨于履霜者, 后世子孙循守勿失, 则
唐无阉寺之患矣。 而乃轻变之奈何。 故曰唐轻乎变, 至于阶变而召乱, 此也。
虽然挑虫之不戒而拼飞, 蚁穴之一溃而滔天。 人君之用心其严乎, 汉侯王之患, 疏烈
特外变耳, 自马 (马援之女, 为汉明帝刘庄皇后) 窦 (窦勋之女为章帝刘炟皇后) 权移主
上, 宦者游后庭。 二将军扬旌阴山 (窦固、 窦宪北伐匈奴), 而后世外戚、 宦官、 夷狄之
变, 皆自武帝之欲心启之。 唐女主之祸虽炽, 然天所命耳。 自杨国忠获用, 高力士蒙宠,
诸节度受封。 而后世女主、 宦官、 藩镇之变, 皆自元 (玄) 宗之侈心启之。 先儒苏公子瞻
谓汉有一变。 石公守道谓唐有三患, 皆贻咎于汉唐之诸君。 愚请用其责于二英主之用心,
以附责备之法。
2. 《问六经疑》
魏了翁答:
汉儒六经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之学以辩说胜, 而是否不与
焉。 瑕丘 (今山东兖州北) 江公 (号大江公, 受学于申培, 汉武帝为博士, 口吃) 受谷梁
(鲁人, 作 《谷梁春秋》, 以解 《春秋》 大义为主)。 董仲舒 (约前170—前104年) 受公羊
(公羊高, 孔子门人子夏之弟子。 《公羊春秋》, 专解 《春秋》 微言大义, 传子公羊平, 平
传与其子公羊地, 地传其子公羊敢, 敢传其子公羊寿, 汉景帝时, 公羊寿写成书), 二人
同时辩论, 仲舒辩而江公讷, 故公羊胜。 严彭祖受公羊, 刘向 (约前77—前6年)、 萧望之
受谷梁。 二人同时辩论, 刘向辩而彭祖讷, 故谷梁胜。 至于解颐 (《汉书·匡衡传》, 匡说
诗, 解人颐, 开口笑) 而说 《诗》。 折角 (《汉书·朱云传》, 朱云与五鹿充宗辩论, 连拄
之, 诸儒为之语曰: 五鹿岳岳, 朱云折其角) 而论 《易》。 传古 《礼》 十七篇而言 《礼》,
师法百万言而谈 《书》, 汉儒六经之学陋。 执事大人以诸经之疑, 不鄙夷后学而教督之。
愚不敢效汉儒以虚辞胜, 请为执事质其是否者, 且 《书》 之不记宣王, 亦犹 《诗》 之不录
康王也。 《诗》 之不录威文; 亦犹 《春秋》 之不录管仲也。 《黍离》 降于 《国风》, 圣人
所以叹王室之卑。 《七月》 列于 《国风》, 圣人所以示列国之正。 晋用天子礼乐, 则鲁之
有 《颂》, 夫何疑二雅有正变, 则 《小雅》 多文王, 《大雅》 多幽、 厉 (周幽王, 前781—
20